Search


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2.01 巴黎】
  
巴黎氣候會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2.01 巴黎】
  
巴黎氣候會議?巴黎和平會議?
  
氣候變遷會議昨天上午在巴黎正式展開,但除了各國元首在開幕會議上宣言性的發言(每人只講3分鐘...)之外,場外的宏觀鏡頭仍都將焦點鎖定在國際政治——特別是近日的戰機擊落風波中的幾個事主,俄羅斯、土耳其、以及一幫緊張無比的歐美國家。
  
即便到了巴黎,仍表現得怒氣沖天的俄羅斯總統普丁,28日才簽署了針對土耳其的旅遊與投資制裁令,周一會後,他也再度抨擊土耳其軍方之所以在土-敘邊界擊落俄國戰機,是「為了保護土耳其與伊斯蘭國之間的石油黑市」。
  
為了安撫俄羅斯以及平息國際的緊張情緒,美國總統歐巴馬周一也特別與普丁一對一會談,除了表達對「飛官罹難的哀悼」之外,也再度呼籲並希望土俄能盡快正常化,「避免進一步摩擦的發生」。
  
另一方面,代表土耳其出席巴黎會議的艾爾多安總統,會前也對外放話,暗示不排除透過巴黎會議與「普丁碰面」,以化解土俄雙邊的「誤解」;但可能的會面消息,卻被莫斯科立馬打了回票,以「沒有安排、沒有討論、不會舉行」作為回應。
  
碰了釘子的艾爾多安,於是選擇與另一個「別富意涵」的政治舉動——在周一晚間,土耳其總統選擇了與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一對一見面,會後普羅申科也表示:「我和土耳其總統的談話,非常『有趣』且極富意義。」
  
根據《路透社》報導,歐巴馬在會晤普丁之後,也計畫在周二上午與艾爾多安碰面,討論的內容也是土俄緊張的降溫。
  
先前媒體傳出,艾爾多安曾兩度致電克林姆林宮,希望與普丁電話溝通,但都遭俄羅斯政府所拒絕。
  
#轉角說:我說那個氣候政策合作呢...
  
(圖/美聯社)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